文言文突破:经典译释五个关键词
2024-12-22 - kblog
《论语》《孟子》《庄子》为文化经典,许多省份将之列入高考文言文考查内容。在此以《论语》等文化经典为例来讲解文言阅读译释的五个关键词,让同学们更快、更准地诠释之,领悟之。
关键词一 >>
推断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于是,在做文言翻译题时,就要有语词对应推断的意识。
例1 翻译画线句。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解析:翻译这句话的关键是理解“与民由之”的意思。我们可从“得志”与“不得志”中推断,同时“与民由之”与“独行其道”(独自行走自己的路)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前后句综合考虑,我们就可推断出“与民由之”意为:和百姓一起走自己理想之路(和天下百姓一起实现自己的抱负)。
例2 翻译画线句。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论语·公冶长》)
解析:与划线句对应的句子是: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仕(出仕)”与“已”对应,因此,可推测出“已”是“罢免”之意;“喜”,与“愠”对应,可知“愠”为“不高兴,恼怒”之意。此句译为:三次被罢免官职,也没有恼怒的脸色。
关键词二 >>
语境
文言文实词绝大多数具有多义性,但在一定的语境中,其意义和功能却是单一、确定的。这在《论语》《孟子》《庄子》等春秋战国的文章中更为明显。同学们在做翻译题时,要紧扣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词语意义。
例3 翻译画线句。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下》)
解析:此中“豫色”何解?下文说,我前些日子听你说:君子应不怨天,不怨人。孟子说:此一时,彼一时也,时代不同了。说明孟子此时对以前不怨天尤人的态度是有保留的。由此可知这“豫色”应是“高兴的脸色”。此句翻译为:先生你好像看起来有点不高兴。
例4 翻译画线句。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①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孟子·尽心下》)
注:①古代注视人,目光不可低于对方的腰带。文中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解析:“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近”与“远”是何意?文章下面有一句话: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意思为君子言语,语言浅近,道理却有。所以“言近而指远者”的“近”也就是“浅近”之意,此句译文则为:话语浅近而其意深远的,是善言。
关键词三 >>
活用
古文的语言比较对称和凝练,常出现词类活用现象,于是,在翻译时,同学们就要有关注词类活用的意识,把握词类性质的变化,以准确领悟语句意义。
例5 翻译划线句。
子曰:“衣敝�袍(注:破旧絮的大袍;好丝叫绵,败絮称�),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嫉恨)不求(贪得),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论语·子罕篇》)
解析:上句中的“衣”与“耻”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衣”是“穿”之意;“耻”是“感到可耻、丢脸”之意,于是,这句话的翻译就是:穿着破旧絮的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丢脸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
例6 翻译画线句。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1)。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2);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庄子·山木》)
解析:(1)此句中“贵”与“贱”采用了意动用法,翻译为:把……看成尊贵,意译为:看中、喜欢。“贱”翻译为:把……看成低贱,意译为:轻视。于是这句话就翻译为:(但是)主人却看中丑陋的,轻视美丽的。
(2)“其美者自美”,“美”是形容词作动词用。此句话翻译为:那个美丽的自以为美丽(而骄傲),所以我不认为她美。
关键词四 >>
变序
古文中常见有语序倒置的现象,有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等情况,阅读经典古籍,做文言翻译题时也就要有变序意识。
例7 翻译画线句。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1)”子闻之,与门弟子曰:“吾何执?(2)执射乎?执御乎?吾执御矣。”(《论语·子罕》)
解析:(1)“大哉孔子”是主谓倒置句,于是翻译时就要变成常见语序,译为:孔子真伟大啊!学识渊博竟至于没有哪一方面使他成名。
(2)为宾语前置句,翻译为:我该专学哪一项技艺呢?
例8 翻译画线句。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1)。”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3)” (《论语·季氏篇》)
解析:(1)是介词结果后置句,我们翻译时要调整语序:季氏将对颛臾有军事行动。
(2)(3)是宾语前置句,分别译为:恐怕我要责备你了;凭什么(理由)讨伐他呢?
关键词五 >>
省略
古文的省略句常见有主语、谓语、宾语与介词的省略,此之省略,语意跳跃,直接影响着对句子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成分的省略与跳转,使语意清晰了然。
例9 翻译画线句:
定公问:“一言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1)”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2)’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篇》)
解析:这两句由于语句的省略,语意跳转,不连贯了,翻译时我们要补上。(1)句翻译为:如果知道作国君的难处(而尽力做好),那不就是接近说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
(2)我当国君没什么快乐的。(如果有的话),那就只是没有人敢违背我的话。
例10 翻译画线句: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1)”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相之知也!(2)” (《论语·宪问》)
解析:(1)句,“不能死,又相之”按现代汉语语法特点,为承前省略主语“桓公”,但看后面就知道这主语应是“管仲”,此句就要翻译为: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能去死,却又辅佐桓公。(2)句主语是谁呢?因为文章是对管仲的评价,所以这句主语就是“管仲”:难道(管仲)要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所知道吗?
相关资讯:
文言断句解题技巧
古诗鉴赏题必知十大规律
- END -
文学常识:汉赋四大家_2000字
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杨雄《甘泉赋》、《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目录辞书
目录辞书【目录学】研究书目的编制、利用并使其在科学文化事业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学问。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录学的作用,西汉时,刘向、刘歆父子就撰有《别录》《七略》等书,以后历代均有专著。南宋郑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