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故宫_2000字

2025-01-01 - kblog

  相比于“物是人非”,有时候,沧海桑田,反倒多了几分温情,至少,一切都变了,没有什么令人牵念怀想,就像一切从不曾发生,又可以从自己处书写历史一样。
  一脚踏进故宫,踩在那些青砖上,我脑海里反复出现的,便是这个更冷一点的词语――“物是人非”――当然,任何一处古迹都会令人想起这个词,无数人仰望过的同一片蓝天,无数人感喟过的同一片瓦,以及无数人驻足流连过的同一根柱子抚摸过的同一颗铜钉……那“无数人”,就是流动的河水,就是历史,就是今天,或者明天,然而,若说令人在人群里依然可使人听见过去时光的呼吸,感受到往来如织的人事纷芸,稍微安静一下,还几乎能看到那些来去匆忙满怀惶恐而又抱着希望的身影,还真的只有这里,故宫。郁达夫先生写“故都的秋”,“故”字里就透着老旧与萧瑟的味道,想来,“紫禁城”一名倒多了几分肃杀,少了些亲和,确实不如“故宫”来得平和,来得宁静,来得古旧、随和与悲凉,仿佛我们倒成了站在历史对岸的人,隔着远远的河,看对面火光冲天的厮杀。
  虽然是夏季,南方正经历着高温与干旱,故宫却以它的烟雨迷蒙迎接了我。
  清晨,抬头望天,一色的灰蒙蒙,欲雨又晴的样子,长长的暗红色城墙外,有一处遗址就在路旁,人们既是奔着“故宫”而去,自然忽略了原本有的历史不是只有宫墙内的那一片,北京城处处都是争夺与杀伐之地,唯有有心者方能随自己的性情而停留于此吧?!漫步于槐树的落蕊之中,远远近近,京腔破空荡漾而来,迷人心魄――在旅人们奔波于各大景点忙于拍照时,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就在一声声悠长的京剧腔调里开始了。
  游人再吵闹,人们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否则无数个日夜只能成为别人需要的背景。我以为,在还未进入宫殿之前,这闹中取静的歌声,真算得是北京城不可复制的真文化了!
  有了平民从容生活的铺垫,只一墙之隔的帝王之宫就显得不那么令人望而却步了。我们穿过厚厚的宫墙时,即使再拥挤的人群也无法阻断我从那些砖墙里感受某种言语,更何况,推开铜铃大门,很快眼前便豁然开朗――雕龙的汉白玉廊桥,宏阔的广场,以及略显斑驳的红墙与绿瓦,使整个建筑群在大片的没有阻拦的天空下显得格外深沉而又充满气魄。此时,丝丝线线凉凉的东西洒在我脸上,不多久,细雨斜飘满了整个故宫的上空,很多游人望而却步,那些走在雨里的,也都噤了声,只是安静而缓慢地走着,偌大的宫殿渐趋安静,还原了它原本肃穆的面貌。
  我只是抬头看天,低头看脚下的砖石,或是摸一摸朱漆大门上的门钉,或是檐上的木雕和中轴线上的种种图案。天空无比完整,与任何城市给人的感觉不同的是,它竟可以如此完整,没有半点被分割出去,我想,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份完整,它才能如此逼人地夹带着历史风云席卷而至?那时我看天,雨又停了,空中云彩也没有,只是灰,灰得令人喘不过气来。我就想,以前的官员们上朝时,大概都要这样看一看天吧?一以拓开心胸,一则提醒自己,在广阔无垠的天空下,在来去无尽的历史时空中,个人无比渺小。大概也正是这块天,让人看多了徒生豪情?不是吗?象征着无上权威的天子,就在这片天空下最宏伟的宫殿里,振臂一呼便可定人生死,人这一辈子,若能也有踏上皇权至高位的一刻,岂不死而无憾?这块令人敬畏的天,又何尝不是催生梦想的天?!我想,无论是鳌拜还是班布尔善,或者是和绅,亦或者是慈禧,凡是对极权有崇拜的,都曾对这片华丽宏传而又尊贵的宫殿上的天空注目过许久吧!
  目光从天空收回,会不由自主地延伸到一望渺茫的地面。被当年无数怀揣着各种权谋的臣子、太监和宫女们踩过的如水的青石板已经被踏坏,大部汉白玉的地砖更是被游人的鞋底磨得失去了光泽,甚至塌陷,如今换上的砖石也已长满绿苔。我不在乎它是不是从几百年前来,我只在乎那些绿苔。如果没有人来,它们会否疯长,用它们的绿去叙写不同时代的故事?事实上游人密集,人人都去看宫殿里皇帝的龙椅,寝宫里皇后的卧塌,人人都慨叹,当年若是知道这一切权威都可颠覆,最隐私的地方也可成为平民窥视的胜地,他们会不会觉得所执着的一切仿佛一场闹剧?据说还有游客一掷千金只为坐一坐当年皇帝坐过的龙椅,又有传说有特异功能者坐上龙椅后特异功能全部消失,甚至还有人说,到了晚上,故宫里还能传出一声声的号令,似乎是历代皇帝们又在上朝……在任何一个时代,对个人权利的崇拜和个体本身的奴性总会除之不去,宫殿所保存的,就不仅仅是供人参观感叹的功能,而是警醒或者呼唤?反正我愿意静静走在那地面上,因为只有砖石才是最沉默的历史见证者――朱漆会剥落,而绿草年年,只是荒凉,然后兴盛,与历史何其相似!
  当然,怎能不摸一摸那些大门上的门钉呢?门钉模竖都是9颗,取功德圆满之意。以前这些门钉上包的全是金子,以显示皇家的富贵,至尊,只是,“天朝上国”一旦被人攻破国门,最先遭殃的当然是露在外面的财富。听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慈禧弃宫而逃后,那些海外的侵略者见到故宫的气派便眼放绿光,贪婪地撬走了所有门钉上的金子。想象一下这威武的大门被损坏以后的景象吧!那是对昔日的不容侵犯的绝大讽刺!如今的门钉换成了铜,也被无数人摸得光滑可鉴,正好是对历史的补白。
  虽然我知道已经掉色的房梁也不是当年的房梁,但没有关系,至少雕塑还是。屋角的雕塑,精细,生动,有龙,有凤,男人工作的地方雕的狮子是双眼圆睁,而女眷们门前的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叫人莫管是非。要说文化,在这个巨大的四合院的建筑群里,难道不更在这些细小的雕刻上?那里才真正藏着过去岁月的灵魂,它们才见证了人世的冷暖,俯视了生命的起落,时光流逝,物是人非,这一刀一刀的刻印,正是最好的说明文,散文,和传奇,小说。
  从神武门出来,回望怪石嶙峋的御花园,再侧视两面长长的宫墙,瞬间就是“一入宫门深似海”的感觉。我总在想,夕阳西下时看这里,是不是更有血色之感?那些我还未涉足的后宫嫔妃们的住处,听说一直是被锁着的,里面有些东西不能看也不能议论的,一到晚上在宫墙外也能听见里面的呜咽声。说者神乎其神,听者更是毛骨悚然。此一说,令我真想一直留在那里,一个人静静地去感受。
  但我不遗憾。即使并没有仔细地去看那些宫殿里的陈设,我也能想象纷争四起,平常话语里暗含的杀机,即使并没有把整个故宫的草木都抚遍,我也能明白春秋流逝里的无奈苍凉,所以我说天空是故宫的气质,大地是故宫的岁月,细小的处处是故宫的眉眼,于是,我抚摸了它的灵魂。那时天空渐渐放晴,养心殿的房檐下飞来了一对灰羽毛的鸽子,停驻在盘龙的雕塑上凝神张望。它们的眼里满是气定神闲,不像我们,来去匆匆,以各种似乎不同的面貌重复着历史,张扬着极权,放纵着贪欲,或者只是无奈地站在历史的另一边,隔岸观火。

- END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