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文学常识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颀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骸6�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
李颀《送魏万之京》
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天宝十三载,因慕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春泛若耶溪綦毋潜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诗人归隐后的作品。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从军行七首(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①金闺万里愁。《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这首小诗,笔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
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①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②。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说诗��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①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②。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说诗��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
采莲曲二首(其二)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